中國科協:認定800個家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公布2022年度科普標準化項目

從中國科協了解到,為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提升社會化科普工作能力,中國科協日前認定了800個單位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經資格審查、專家評審,擬由廣西科技館、上??萍拣^、北京化工大學等單位承擔中國科協科普部2022年度科普標準化項目(第二批)(名單見附件)。 Continue reading 中國科協:認定800個家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公布2022年度科普標準化項目

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20212年認定6家,2022年認定40家

2022年10月11日,經專家集中評審,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網站公示了40個單位為擬認定的2022年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其中,湖北省大冶市龍鳳山生態園與湖北省襄陽市古隆中植物園在列該名單。2021年6月,國家林草局認定了26個單位為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為推進三億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教育活動,近2年共認定66個自然教育綠色營地。 Continue reading 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20212年認定6家,2022年認定40家

咸寧市發文加強中小學勞動實踐教育實施,分步建設10個市級基地

2022年6月23日,咸寧市教育局發文《關于全面加強中小學勞動實踐教育的實施意見》,要求統籌全市各類社會優質資源,建立“農業+”“工業+”“科技+”“生態+”“旅游+”等各行業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制定咸寧市中小學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建設標準,分步建設并掛牌10個左右市級基地 Continue reading 咸寧市發文加強中小學勞動實踐教育實施,分步建設10個市級基地

海南研學游:是景區也是課堂,是旅游更是教育

當景區遇上研學,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青少年在行走的課堂中能學到什么?如何能實現寓學于游?海南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研學不僅是“旅游+”,更是“教育+”。李冬林表示,研學并非走馬觀花,不是到旅游景點打卡,而要有清晰的目標、主題、內容,還要有成果。該園區將繼續深入挖掘研學產品應有的教育意蘊 Continue reading 海南研學游:是景區也是課堂,是旅游更是教育

中辦國辦印發文件:促進科普與文化,旅游,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十七條)推動科普產業發展。培育壯大科普產業,促進科普與文化、旅游、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二十一條)強化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科普。(二十三)強化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中的科普。引導優勢科普資源向農村流動,助力鄉村振興。 Continue reading 中辦國辦印發文件:促進科普與文化,旅游,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

湘潭:開展中小學勞動教育教師培訓,啟動首批勞動教育基地評選工作

9月15日,由湘潭市教育局舉辦的湘潭市中小學勞動教育教師培訓在湘潭市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進行。2022年9月20日,湘潭市教育局印發《關于開展首批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評選工作的通知》。申報范圍和條件申報范圍:為面向普通中小學校學生開放的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綜合實踐基地、中職學校、高校、工廠、農場、公司、企業等
Continue reading 湘潭:開展中小學勞動教育教師培訓,啟動首批勞動教育基地評選工作

廣東揭陽市:豐富勞動實踐活動,積極推進勞動教育進課堂

揭陽全市有普通中學298所,在校學生37.6萬人;小學1243所,在校學生55.5萬人。疊衣服、整理書包,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包餃子、炒青菜,學習烹飪爭當小廚師;參與種植中草藥,體驗春種秋收,感受中草藥的文化魅力……在揭陽師范附屬小學、普寧市石鳥小學等學校,圍繞勞動教育開展一系列特色活動,教學生“勞”有所得。 Continue reading 廣東揭陽市:豐富勞動實踐活動,積極推進勞動教育進課堂

重慶市中小學勞動教育的相關政策文件及實驗區建設

重慶各區也相繼印發相關文件,例如,巴南區教委印發《巴南區新時代中小學勞動周實施方案》的通知,合川區印發《重慶市合川區全面加強新時代學校勞動教育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榮昌區多維聯動建好國家勞動教育實驗區。有關重慶勞動教育政策的內容摘錄如下:四是創新勞動教育基地創建模式,以示范促進全覆蓋。 Continue reading 重慶市中小學勞動教育的相關政策文件及實驗區建設

勞動課:在泥土里學會耕耘,在煙火氣中體味生活,在指尖上撥開大千世界

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勞動課全面“升級”,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正式成為中小學生的一門必修課。近年來,校園開心農場、廚藝風采展示、傳統手工藝制作……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已進入中小學的校園生活。勞動教育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凸顯其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當務之急是因地制宜細化相關課程體系建設。 Continue reading 勞動課:在泥土里學會耕耘,在煙火氣中體味生活,在指尖上撥開大千世界

2022年中國自然教育大會及第3屆粵港澳自然教育季閉幕

9月4日-6日,2022中國自然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主題為“融合·共享 新時代自然教育新啟航”。開幕式上,發布了《2020、2021年中國自然教育發展報告》簡報。9月開學季,以“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為主題的第三屆粵港澳自然教育季也落下帷幕。據廣東省林業局9日消息,據統計,第三屆粵港澳自然教育季期間,廣東累計開展300余場自然教育活動 Continue reading 2022年中國自然教育大會及第3屆粵港澳自然教育季閉幕

遼寧不斷豐富研學教育等新業態,云南出臺十四五康養地發展規劃

遼寧:保護研究、闡釋宣傳“六地”核心紅色資源價值,紅色旅游、研學教育、數字展示等新業態新產品不斷豐富。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展現出新活力。云南?。好鞔_到2025年,將云南打造成為享譽全國的國際康養旅游示范區、美好生活建設示范省、生態文明建設新高地, Continue reading 遼寧不斷豐富研學教育等新業態,云南出臺十四五康養地發展規劃

新華日報:耕讀創造性勞動,讓“創新力”成為勞動教育的“生命力”

有的學校一味強調考試成績,勞動課師資不濟、課程單調,時常給文化課讓路;有的家長自己不重視勞動,孩子耳濡目染也對勞動提不起勁……在這樣的氛圍里開展勞動教育,“生命力”不夠旺盛,起不到應有的育人作用。最為關鍵的是,各方要以創新展現勞動的魅力,讓勞動教育有新意、有樂趣,讓正確的勞動觀入腦入心。 Continue reading 新華日報:耕讀創造性勞動,讓“創新力”成為勞動教育的“生命力”

山東推動研學旅行高質量發展,關于基層學校農耕文化的繼承傳播

近日,2022山東省生態研學研討會暨省研學旅行創新線路設計大賽現場會在山東東營舉辦,政府主管部門有關負責人、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同探討研學旅行高質量發展之路。您在建議中提到農耕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讓更多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知農、愛農、學農并保護和傳承農耕文化。 Continue reading 山東推動研學旅行高質量發展,關于基層學校農耕文化的繼承傳播

校園農場:開墾農場時土壤如何消毒?怎樣改良培肥變成熟土?

學校內的土壤,因為大多經過了建筑施工的擾動,也未經過農民的耕種活動,所以校園內土壤多為“生土”,不適合種植農作物也不利于作物生長,需要進行適當的消毒及改土培以熟化土壤。生土,就是沒有經過治理、未經耕種熟化、不適于耕作的土壤。熟土,就是被人類人開墾、熟化而適合耕種的土壤,熟土有利于各種作物的生長。 Continue reading 校園農場:開墾農場時土壤如何消毒?怎樣改良培肥變成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