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恢復重建與創新發展,多地打造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
供銷社的恢復與重建,是時代所需,更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踐行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有力策略。10月1日,由甌海區供銷社旗下強村公司打造的區學生勞動基地正式開園。6月29日,泉州豐澤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勞動示范基地授牌儀式,在東海供銷社沃土空間“陽臺農業”種植展示區舉行。市供銷社監事會主任厲良中參加開園揭牌儀式。 Continue reading 供銷社恢復重建與創新發展,多地打造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
供銷社的恢復與重建,是時代所需,更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踐行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有力策略。10月1日,由甌海區供銷社旗下強村公司打造的區學生勞動基地正式開園。6月29日,泉州豐澤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勞動示范基地授牌儀式,在東海供銷社沃土空間“陽臺農業”種植展示區舉行。市供銷社監事會主任厲良中參加開園揭牌儀式。 Continue reading 供銷社恢復重建與創新發展,多地打造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
5年來,新疆累計投入5.9億元支持2850個村莊開展綠化美化建設。金秋時節,湖北省隨州市隨縣澴潭鎮油茶基地建設施工正酣。數十臺挖掘機同步作業,把萬畝山場“拉”成梯田,一眼望不到邊。隨縣林業局局長江明說,隨縣油茶產業歷經十年破冰突圍,終于迎來“黃金時代”,“3年新栽8萬畝,確保2025年全縣油茶面積突破30萬畝?!?Continue reading 新疆五年支持2850個村莊美化,湖北隨縣十年建設20多萬畝油茶
第三屆荊楚鄉村文化旅游節在湖北省仙桃市啟幕。為了讓更多游客了解南昌鄉村魅力,10月25日,由南昌市政府主辦、南昌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局承辦的“魅力鄉村之旅 贛出豫章精彩”2022南昌市鄉村旅游風情月開幕。近日,在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武宣縣的黔江水面上,一群槳板和皮劃艇的愛好者玩得不亦樂乎。 Continue reading 湖北啟動第3屆荊楚鄉村文化旅游節,南昌舉辦2022鄉村旅游風情月
2022年10月11日,經專家集中評審,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網站公示了40個單位為擬認定的2022年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其中,湖北省大冶市龍鳳山生態園與湖北省襄陽市古隆中植物園在列該名單。2021年6月,國家林草局認定了26個單位為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為推進三億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教育活動,近2年共認定66個自然教育綠色營地。 Continue reading 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20212年認定6家,2022年認定40家
湖北英山縣夏季鄉村清涼游精品線路:英山四季花海景區、英山童玩谷生態園、英山桃花沖旅游度假區、英山長征精神體驗園。英山童玩谷生態園總規劃面積1000畝,已建成果蔬種植采摘基地、苗木基地、童玩谷中小學生研學基地、園林餐廳和園茶居民宿五個功能區的農旅綜合體。童玩谷生態園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湖北省休閑農業示范點、 Continue reading 湖北英山縣夏季鄉村清涼游精品線路:四季花海景區,童玩谷生態園…
9月22日,2022寧波旅游節新聞發布會舉行,為期兩個月的寧波旅游節正式拉開帷幕。本屆旅游節推出了三大舉措、三大板塊主干活動。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積極聯動上下各方,主動做好匯報協調,形成工作合力;武漢市加快推進項目落地,擬定長江國家博物館選址地武漢市月亮灣,同時抓緊完成概念性規劃設計。 Continue reading 寧波啟幕2022年旅游節,湖北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沉浸式作為一種手段,其內核主要在于優質的“內容”的呈現方式,例如可裝入的劇本殺、戲劇、演藝、多樣的線下綜合體驗活動。通過這些多元化元素的植入,為旅游消費者構建一個對旅游產品感知和體驗的升級版,讓消費者對旅游的體驗更加逼真和留戀,大大增強對旅游目的地的向往、憧憬??梢灶A見,沉浸式旅游項目將受到越來越多游客的青睞。 Continue reading 場景設計,道具細節,互動感,故事線:沉浸是手段,內容是關鍵!
8月17日,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這是中央氣象臺連續第28天發布高溫預警,也是中央氣象臺連續6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水利部8月17日通報了當前長江流域6省市旱情。截至目前,6省(市)耕地受旱面積1232萬畝,83萬人、16萬頭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響。為應對高溫少雨導致水源緊張的嚴峻形勢,多地開啟農業生產抗旱模式! Continue reading 今夏持續28天高溫少雨之下,各地農業部門開啟抗旱模式
20222年這個暑假,不少人在今年的出行計劃中特意安排了一個新內容——在景區實景中玩上一局劇本殺,開啟自己的“二次人生”。有業內人士表示,將劇本殺融入文旅產品中,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傳統旅游觀光的局限,讓游客沉浸其中,了解當地人文風情,加深對當地美景、美食等的印象,讓游客出游體驗更加豐富。 Continue reading 今年暑期流行旅游劇本殺,沉浸式旅游走紅,實景演繹更刺激!
“三園共創”是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等“三塊牌子”的共建共創,涉及合川區龍市鎮7個村、肖家鎮2個村,面積約10萬畝。共謀劃實施69個項目、111個子項目,項目預計總投資39.5億元。近年來,重慶合川區農業農村委打造鄉村振興的示范區、城鄉融合發展的先導區,爭創國家糧油主導型現代農業產業園。 Continue reading 三園共創:重慶合川區力創國家糧油主導型現代農業產業園
湖北神農架國家公園獲批命名“十四五”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通過長期科普實踐,神農架國家公園還榮獲“清華大學研究生社會實踐地學系一星級基地”“湖北省科普示范基地”“港澳青少年內地游學基地”“湖北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湖北省觀鳥基地”等一系列獎項。近日,重慶市林業局、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重慶市民政局聯合認定了重慶市首批森林康養基地。 Continue reading 湖北神農架獲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重慶認定13家市級森林康養基地
近年來,我國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力度不斷加強——前不久發布的《2019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就指出,組織完成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古樹名木保護首次列入《森林法》專門條款。2022年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發表論文,認定廣西東興市江平鎮班埃村小學旁的古樹為膝柄木屬新種。鑒于防城港市民謝紹添為保護這棵古樹作出的貢獻,將其命名為謝氏膝柄木。4月,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滿目綠影。大地山川,煥發新顏。在高樂山鎮白果壩村,4棵百年銀杏樹發芽吐綠,盡顯生機。 Continue reading 廣西東興發現古樹新種,湖北咸豐百年古樹成游客打卡點
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日前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的“山西特色鄉土草種植物標本”制作大賽正式啟動,該大賽將于2022年9月10日結束。大賽目的是進一步彰顯草原的生物多樣性特點,展現山西草原的獨特自然魅力。目前,雅安名山區茶葉種植面積達到35.2萬畝,以茶葉為依托,名山區大力發展“茶+桂”“茶+花”“茶+果”復合模式,走出了一條茶旅融合發展的路子,發展休閑鄉村旅游,撐起了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半壁江山,這在全川乃至全國都不多見。 Continue reading 山西啟動鄉土植物標本制作大賽,四川名山打造農茶旅融合新樣板
今年,本市將出臺《北京種業振興實施方案》,圍繞農作物、畜禽、水產、林果花草4大種業,實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種業創新攻關、種業企業扶優、種業創新基地提升、創新環境優化5大行動20項重點任務。2021年1月22日,湖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表決通過《湖北省促進茶產業發展條例》。這是湖北省首次為茶產業立法,也是全國第二個出臺茶產業地方性法規的省份?!稐l例》共七章四十九條,圍繞茶的全產業鏈,從茶樹種植、茶葉加工、質量管控、品牌建設、扶持與服務等方面以法律形式進行規定。 Continue reading 北京擬出臺種業振興實施方案,湖北首次為茶產業立法